媒体列表

企业软文发布:两会热议停车难 如何破解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难题?

2022-02-11

交通,与经济发展、社会运行息息相关。一座城市的交通状况不仅会影响居民幸福指数,也能反映出城市综合治理能力。据公开资料,到2030年,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0%,这意味着中国将约有10亿的人口居住在城市。另据公安部统计,截至2021年底,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.02亿辆,较2020年增加0.21亿辆,同比增长7.47%,其中,有7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,同比增加9个城市。不难预测,这些数据在未来仍将保持高位增长,公共停车泊位、道路通行效率、交通秩序管理等维度继续承压,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。


代表委员建言献策 地方两会聚焦“停车难开车堵”

在前不久召开的“地方两会”上,如何有效缓解停车难、规范城市静动态交通秩序,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。据报道,不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就此积极建言献策。

“目前,三亚存在停车设施总量不足、供给结构不合理的现状。据统计,当前三亚市停车泊位总量缺口约20万个,公共停车位及路内泊位的数量较少,占比较低。”三亚市政协委员解宝新建议,从创新公共停车设施管理机制、推动智慧停车系统建设、启动路边泊车收费等方面,推动解决停车难。

汕头市政协委员廖跃瀚建议大力推进“智慧停车”工程,提升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水平。他指出,城市智慧停车系统不仅是智慧交通的重心,也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,能有效整合城市道路和公共停车场资源,缓解因停车导致的交通混乱现象。

针对合肥市民出行高峰拥堵严重的现象,合肥市政协委员姚忠和建议,在建的智能交通建设项目,要进一步进行堵点挖掘、堵因分析、拥堵治理等,常态化跟踪、调整、优化,生成最优通行方案,在合肥市范围内主干道路合理设置“绿波带”,应设尽设。


AI科技显真章 超级城市为破解交通治理难题打样

显而易见,无论是代表委员提议,还是我们目之所及的成熟应用,科技已成为当今破解交通治理难题的重要抓手。

以首都为例,在北京这座人口数量超过2000万的超级城市,机动车保有量一直稳坐全国首位。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,北京市交通委紧抓“规划施划、电子收费、严格执法”三个关键环节,从2019年起推进道路停车改革。通过在路侧部署智慧互通(IICT)高位视频智能前端设备“AIPARK 超级眼”,结合强大算法族VSA车态感知技术,在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慧停车管理的同时,赋能违章停车管理、交通秩序管理、安防监控等。

北京道路停车改革是一项社会效益显著的民生工程:有效杜绝因人工收费方式产生的现场议价、黑收费、乱收费等现象,实现停车效率的提升与停车秩序的改善,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道路停车位的周转率,缓解停车难及道路交通拥堵问题,有力提升了市民出行体验。北京市交通委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北京市共在1000多条道路上施划了9万多个车位,全部实施电子收费,纳入非税收入管理。三年来,道路车位累计服务车次2.44亿次。

以静制动、动静联动实现城市综合治理,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感,北京也走在全国前列。在东城区,正在通过智慧交通平台、限时停车泊位、违法停车治理等智能管理方式,实现资源统一监管调度、辅助决策分析,机动车静动态违法管理与非机动车治理在内的区域综合治理;在首都副中心智慧交通管理平台一期建设项目中,通过构建“五横五纵”的平台体系,全面优化交通出行环境、创新社会治理,加强治安防控,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管理全面融合,打造“大交通”时代下智慧交通新样板。

进入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,数字交通十四五规划的新时期,毋庸置疑,以人工智能驱动的城市级智慧停车、智慧交通,能够赋予城市更高效的协作机制,辅助智慧决策,服务城市新治理,是破解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难题的一把科技利器。



媒体种草推广

新闻发稿客服

媒体资源合作

媒体列表
返回顶部